欢迎访问乳山市牡蛎协会 今天是
扫一扫关注乳山牡蛎
  • 1
  • 2
  • 3
首页 >> 牡蛎产业概况

乳山牡蛎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母爱圣地—乳山,因爱得名,向海而兴,位于山东半岛黄金南海岸,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因境内“大乳山”而得名,地处青岛、威海、烟台三市衔接的腹地;南濒黄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境内东西横宽60公里,南北纵长48公里,总面积1665平方公里,海岸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99.27公里,海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海水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盛产鱼虾蟹贝参藻等各类海产品100多种,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乳山牡蛎”在全省全国形成了品牌领先优势,成为中国牡蛎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2009年“乳山牡蛎”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乳山市被授予“中国牡蛎之乡”,“乳山牡蛎”荣获“2016年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乳山牡蛎”荣获“山东省优秀地理标志产品”,乳山市入选“首批山东省特色农产品(牡蛎)优势区”;2019年“乳山牡蛎”荣获“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牡蛎协会荣获“威海市科普惠农示范工程先进单位”“山东省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称号;2021年“乳山牡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山东上榜品牌”“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山东地标名片”;乳山市获准筹建乳山牡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

特别是近年来,乳山市抢抓全国加速海洋经济发展、山东省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牡蛎产业。2021年乳山牡蛎养殖海域面积60万亩,养殖产量超过50万吨,养殖产值50亿元,养殖面积、产量和产值均居全国县级单位首位,是著名的“中国牡蛎之乡”,产量亦超过中国之外的任一国家年产量,是世界第一大牡蛎产区。乳山牡蛎产业已初步形成育苗育种、养殖、加工、销售、废弃物利用、包装辅料加工、文化旅游七大关键环节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过百亿元,是乳山市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产业上下游有效带动2万渔民年均增收近12亿元,实现了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成为“一县一业”的样板。

一、产业基本情况

(一)育苗育种

乳山牡蛎苗种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常规工厂化车间升温育苗(主要),二是海区半人工自然采苗。人工育苗品种主要有长牡蛎“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海蛎1号”以及三倍体长牡蛎,牡蛎育苗企业6家,育苗水体约24600立方米,年育苗量1.72亿片,43亿粒,主要销往山东省内及辽宁省。

(二)养殖

乳山牡蛎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得益于乳山优异的养殖环境条件:养殖区主要分布在东至浪暖口、西至乳山口的开阔海域内,属于黄海北部冷温水域,潮流通畅,水交换条件良好,水质洁净,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海水的温度盐度适中,表层年均水温13.5度,年均盐度29.3‰。海底坡度平缓,泥沙底质,水深6-15米,境内的两大入海河流——乳山河和黄垒河以及黄海沿岸流,为海区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水质肥沃,非常利于牡蛎摄食的浮游藻类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洁净的水质、适宜的温度盐度以及丰富的基础饵料,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牡蛎的生长,造就了乳山牡蛎独一无二的优良品质:个大肥满、肉质爽滑、味道鲜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牛磺酸、糖原以及锌、铁、钙、硒、镁等微量元素,被誉为“男人的加油站”“女人的美容院”“老人的长寿果”“孩子的智力库”,多食乳山牡蛎能有效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乳山牡蛎主要养殖物种是长牡蛎,先后引进推广了“海蛎1号”“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长牡蛎新品种,以及三倍体长牡蛎,牡蛎良种覆盖率达90%。乳山是世界上首个采用外海离岸浮筏吊笼养殖牡蛎的地区,牡蛎的外海离岸养殖,既保障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空间,维持了海洋生态的平衡,又提升了牡蛎品质。“秋播春收”浅海筏式吊笼育肥养殖是乳山牡蛎最主要的养殖模式,该模式是水产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的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养殖模式,这种养殖模式不但避开了春、夏两季风暴潮的危害,降低了养殖生产的风险,而且为海区提供了半年的休整时间,有利于海区的自我净化和基础饵料生物的繁育,促进了牡蛎养殖产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目前乳山牡蛎养殖主体600余个,以家庭渔场(户)为主,占比约98%,正规化养殖企业为副,家庭渔场(户)模式之下亦不乏养殖大户,养殖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大户150余户。为解决小户单干存在的技术、信息、市场盲点,政府引导养殖大户牵头成立养殖合作社40余个,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技术、信息和市场的共享,有效增强家庭渔场(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为推动牡蛎产业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牡蛎产业融合发展园区4处,安置牡蛎养殖主体400多个,园区内实现了牡蛎养殖、清洗暂养、电商销售、物流快递、生产服务一体化融合发展。    

(三)加工

    乳山现有从事牡蛎暂养净化鲜品销售的初级加工企业200余家,年销售洗净及净化牡蛎约35万吨,产值约70亿元。现有牡蛎相关加工企业11家,主要生产单冻牡蛎肉、半壳牡蛎、牡蛎肽、牡蛎保健品、牡蛎精华素以及以牡蛎壳为原料加工的土壤调理剂、饲料添加剂等多种产品,年加工产量7万余吨,产值达16亿元,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

(四)销售

    鲜品上岸后直接进入烟台、威海、城阳等地水产批发市场销售量约3万吨,进入初级加工厂的销售量约42万吨,用于加工冷冻半壳牡蛎、牡蛎罐头、牡蛎肽等深加工用量约5万吨(乳山、蓬莱、荣成等地加工厂)。

乳山牡蛎鲜品销售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西安、成都、深圳、厦门等国内大中城市,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居国产牡蛎第一位。近年随着牡蛎鲜品电商销售的快速发展,乳山牡蛎销售范围更是通达全国各地。全市牡蛎电商从业人员达0.3万人,年电商销售牡蛎达3亿斤,电商销售额30亿元以上。

(五)废弃物利用

充分利用牡蛎壳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大力发展链条“末端”产业。利用牡蛎壳粉生产饲料添加剂、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添加剂产品;研发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牡蛎壳填料、新型环保鱼礁等新材料产品;利用牡蛎壳粉生产牡蛎钙片、活性化钙粉等医药保健产品。目前年生产土壤调理剂、饲料添加剂等相关产品4万余吨,产值约6亿元

(六)包装辅料加工

主要包括纸盒包装箱、泡沫箱、包装袋、胶带、手套、蛎刀、冰袋、标贴等产业配套产品的加工生产,年产值约2亿元。

(七)文化旅游

1.开展牡蛎生产观光游。聘请专业机构对海上休闲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建设“海上田园”“海上牧场”观光区,开展牡蛎生产观光旅游、采收体验游,建设海上观光平台提供游览、餐饮、住宿一条龙服务。

2.开展专题牡蛎文化旅游活动。聘请专业机构对乳山牡蛎品牌进行包装策划,举办牡蛎品鲜季、牡蛎文化节、牡蛎国际高峰论坛、建立牡蛎线下体验馆,组织各类宣传推介活动,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策划了“乳山牡蛎体验之旅”线路,推出“牡蛎美食一条街”“牡蛎+干白”“牡蛎+温泉”等系列旅游产品。

3.组织专家学者,深入研讨乳山牡蛎的历史、传说、轶闻、名人佚事等,挖掘牡蛎文化价值,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建设乳山牡蛎文化园、乳山牡蛎文化博物馆等展示乳山牡蛎文化的地标场馆。为直面全国广大消费者宣传乳山牡蛎品牌文化和牡蛎产品,在高端牡蛎消费前沿的一线城市杭州著名旅游区西溪湿地建设乳山牡蛎文化馆,进一步提升乳山牡蛎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扩大乳山牡蛎在全国的影响力,实现牡蛎文化旅游+高端品牌运营双赢。

二、产业发展经验

(一)保证政策扶持先行

在夯实乳山牡蛎产业根基的过程中,政府先动了起来,用刚性行政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八大板块”的实施意见》《乳山市保护提升乳山牡蛎品牌工作方案》《关于扶持海洋牧场建设的意见(试行)》《乳山市牡蛎养殖保险实施方案》《乳山牡蛎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乳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方案(2018-2022年)》《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和品牌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从规划层面和政策上精准施策推进乳山牡蛎产业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二)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乳山牡蛎产业发展和大多水产养殖业同样面临着小零散乱的局面,为此乳山市委市府下定决心通过摸清牡蛎养殖销售加工从业主体情况等产业关键底数,统一纳入规范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集牡蛎养殖、初级加工、销售、物流快递、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和配套码头等基础设施;组建牡蛎协会秘书处发挥协会行业自律管理职能,开展乳山牡蛎区域品牌管理等措施,规范牡蛎产业发展秩序,推动牡蛎产业迈上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新台阶。

(三)提高养殖技术含金量

多年来,不断强化与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等高等院所的产学研推合作,不断引进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养殖技术含金量大幅提升。目前乳山成功引进的乳山牡蛎新品种主要有“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海蛎1号”和三倍体长牡蛎,2020年新品种覆盖率达92.7%,其中三倍体占比达50%。新品种引进后不能让其自生自灭,必须同步推进其养殖技术更新,近年来研发推广了牡蛎筏式生态育肥养殖技术、三倍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贝藻生态轮养或间养技术等,在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保护海域生态环境,达到养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四)掌握牡蛎行业标准话语权

多年来,乳山并没有固步在自身牡蛎品质优越的老本中不思进取,而是主动在产业标准化建设上用心用力,先后制定山东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乳山牡蛎》和《三倍体单体牡蛎浅海筏式养殖技术规范》,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太平洋牡蛎筏式生态育肥养殖技术流程》、《太平洋牡蛎、龙须菜生态轮养技术流程》、《牡蛎与龙须菜浅海生态间养技术流程》、《牡蛎与裙带菜浅海生态间养技术流程》,乳山牡蛎行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乳山牡蛎升级为标准化产品,立足产业标准高地,促进产业可持续长足发展。

(五)拓展电商营销渠道

     顺应互联网时代大众购物消费新趋势,创新“互联网+”营销模式,乳山牡蛎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扩展线上销售渠道,运作了金谷之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智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等项目,打造“互联网+电商+牡蛎产业园”的新模式。先后搭建了特色中国·乳山馆、京东·乳山馆、赶海网等本地电商平台,带动涌现出了贝司令、大乳山老船长、久鼎、南泓村等一批海产品电商销售龙头企业;依托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大力发展淘宝村、农村电商,对接中国水产商务网等行业网站和京东商城等电商企业,设立“乳山牡蛎专营店”,严厉打击侵犯“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专用权行为,大力推进牡蛎电子交易。同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销售的趋势与日俱增。据统计,上市期间乳山牡蛎的网络搜索量、排名、订单量均远超福建、广东、广西等国内牡蛎知名产地,线上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六)放大牡蛎品牌效应

酒香有时也怕巷子深。来自海边小县城的乳山牡蛎,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有名品、无名牌”“优质不优价、好货不好销”困境,后来乳山市开始重视品牌建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并喜欢上了乳山牡蛎的独特品质。

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前身是自2014年开始举办的“乳山牡蛎品鲜季”宣传活动,2016年推出乳山(国际)牡蛎文化节,至今牡蛎文化节已举办6届。2018年首届中国(乳山)牡蛎国际高峰论坛在乳山隆重召开,2019年第八届世界牡蛎大会分会场在乳山成功举办,乳山牡蛎名声大噪。

随着乳山牡蛎名头的打响,冒牌产品雨后春笋般冒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乳山牡蛎的市场口碑。针对这一问题,乳山市牡蛎协会积极发挥行业管理职能,规范“乳山牡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权和使用,对“乳山生蚝”“乳山蚝”“乳山海蛎子”等带有“乳山”地理标志的宣传词进行商标维权监管,净化市场假冒乳山牡蛎行为。此外,通过统一使用“乳山牡蛎”形象Logo,建设全国首个牡蛎防伪溯源系统,为每一件牡蛎产品(包装)设定唯一的防伪标签,方便市场和消费者鉴别真伪、获取溯源信息,有效保护“乳山牡蛎”区域品牌形象。目前,获批使用“乳山牡蛎”防伪溯源系统的销售主体已接近300家。

(七)加强品牌保护

出台专项品牌保护方案,规范“乳山牡蛎”商标的授权和使用,未经牡蛎协会授权不得在牡蛎产品及包装上突出使用包含“乳山”地名的宣传词;统一“乳山牡蛎”品牌形象标识,聘请专业品牌策划团队根据乳山牡蛎的人文历史、乳山市的风土人情、乳山牡蛎的品质特点设计一组“乳山牡蛎”图形和语言Logo,作为乳山牡蛎对外宣传、产品包装的统一品牌形象标识,促进“乳山牡蛎”高端品牌形象的塑造,拉升品牌价值;引进国际首创的基于“三方同权”下的三维空间信息合成、液体可变色防伪标识、区块链证据存储于一体的防伪技术建设了全国首个牡蛎防伪溯源体系,每一件牡蛎产品带上溯源查询的唯一身份标签,实现来源可查询,去向可跟踪,真假可辨识,责任可认定

正是通过多措并举,乳山市大力推动牡蛎产业提档升级、高质量发展,正在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生产技术先进、品牌优势明显的现代牡蛎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关注乳山牡蛎